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精神,引导青年学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国际商学院学生积极投身学校2025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建设,在乡村实践中绽放青春风采。
2025年7月22日,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敕勒根系,同心筑梦”实践队成员前往包头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踏入包头博物馆,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仿若穿越历史长河,开启了一场探寻多民族交融发展的奇妙之旅。馆内琳琅满目的文物与详尽的史料,生动地展现出包头地区各民族汇聚融合的发展轨迹。从远古游牧文化的珍贵遗迹,到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孕育的灿烂文明成果,成员们深切体会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通过频繁的交流互动,相互学习、彼此影响,共同铸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众多展品中,革命时期“蒙汉抗日联合会”会旗、回族义勇军臂章以及蒙汉双语《告同胞书》等珍贵实物,生动诠释了各民族在抵御外侮的艰难岁月里,同仇敌忾、紧密相连的深厚情谊。近代“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更是为成员们勾勒出当代各民族携手并肩、砥砺前行的清晰足迹。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团队成员梳理清楚包头地区各民族“共发展,共生活,共精神”的文化脉络,更激发了成员们投身民族团结事业的热忱与决心。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成员们将积极传播民族团结理念,主动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奉献自己的力量,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祖国北疆广袤的土地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推动民族团结的佳话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2025年7月23日,“山海同行”实践团队踏入博物馆,以“探寻城市记忆”为纽带深耕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的深沉回响中厚植家国情怀。近代抗争展区里,1840-1945年间大连人民抗击英军、反抗俄租日据的史实,如鲜活教材:自发组织的抵御、前赴后继的牺牲,让成员直观感受“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爱国,是危难时对家园的誓死捍卫。红色工运展区中,大连中华工学会等组织在党的引领下抗争,金伯阳等先辈的事迹更印证:爱国从不是抽象口号,而是在信仰指引下,为民族独立拼搏的实干。这种“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历程,让青年读懂爱国与信仰的共生。特殊解放区展区里,建新公司克服万难生产军工支援前线的故事,诠释着“局部奉献托举全国胜利”的深意。这种默默付出的担当,让成员明白:爱国可以是坚守岗位、为国家大局奉献的平凡力量。
实践终了,成员深刻体悟:博物馆里的每段历史,都是爱国主义的生动注脚。从抗争精神到奉献担当,从红色信仰到文化自信,共同勾勒出“爱国”的丰富内涵。作为青年,当以史为镜,将这份家国情怀化为行动——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信念,在服务社会中践行担当,让爱国精神在青春实践中生生不息。

7月15日至25日,“民族团结一心”实践团队赴辽宁,以“传承红色基因、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为主线,走访中央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中国锡伯族博物馆和沈阳满族民俗博物馆,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实践团成员通过文物和资料了解刘少奇等革命家在东北的革命历程,看着刘少奇同志曾经使用过的简陋桌椅,队员们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在沈阳满族民俗博物馆,实践团调研满族刺绣等非遗保护传承情况,队员观看国家级非遗项目满族刺绣传承人演示并围坐学习、尝试穿针引线,队员们在体验后说:“一根丝线要分成16股,绣一天只能完成方寸大小,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令人敬佩。” 走进中国锡伯族博物馆,队员们被锡伯族人民“万里戍边”的爱国壮举深深震撼。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详细了解了锡伯族西迁的历史背景、迁徙路线和文化传承。团队成员积极参与锡伯族语言文字学习等体验活动,切身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次实践让队员们真正理解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此次调研实践让队员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与活力,深化了对“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的理解,激发了运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文化建设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队员们表示要将实践收获转化为行动,担当文化传承创新使命,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暖阳行”实践团队赴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春园社区进行社会服务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环境卫生是民生大事,关乎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为响应这一号召,暖阳行实践团队在南关区区委的引领下,投身到春园社区的环境整治工作中,力求为居民打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在行动中,队员们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小区楼房的打扫清理工作。一行七人分工协作,共同负责两栋楼共七个单元的清扫任务。每个人都不辞辛劳,从一楼到六楼,逐层清理楼梯、扶手、地面的灰尘与杂物,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经过细致清扫,楼道地面干净整洁,扶手光亮如新,居民行走其间,倍感舒心。同时,队员们还积极开展小广告清理铲除行动。小广告素有“城市牛皮癣”之称,不仅严重影响社区的美观,还可能包含虚假诈骗信息,给居民带来潜在风险。针对三栋楼共十个单元展开“地毯式”清理,先用喷壶湿润小广告,再用铲子小心翼翼地铲除,最后用抹布擦拭干净,确保墙面不留痕迹。

经过连续奋战,原本布满小广告的墙面重归洁净,社区环境焕然一新。此次清扫活动,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社区居民的关怀,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贡献了力量。未来,“暖阳行”实践团队将继续积极参与此类活动,为增进民生福祉、服务强国建设贡献青年担当。

在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商学子扎根大地、服务基层,在乡村实践中笃行致远,以实际行动诠释青春担当,为乡村发展注入了鲜活力量,让我们砥砺奋进,让实践之花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光彩!